当前位置: 首页 - 原站资料 - 质量工程 - 精品课程 - 正文

授课教案-杨建(第一讲)

2009年12月16日 点击:[]

课时安排: 16 学时(理论 4 学时,实践 12 学时)

目的要求: 通过对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概念的对比分析讲解,使学生在原来造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造型感性和理性认识结合分析的观念,理解设计素描的学习目的和方法,并结合课题式的分组练习,通过比例、透视、光影、结构等知识点的学习,掌握三围立体物象在平面二围中的塑造要素,以及不同观察方法给造型带来的变化,从而提高认识和审美,锻炼技能技巧,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教学重点: 设计素描的概念 形体结构 形体空间

教学难点: 微观、近距离观察方法的建立 空间形体的塑造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配合范画和多媒体教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完成作业。

教学要求: 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掌握写实造型的技能技巧,培养空间造型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范画

第一部份 (2 学时 )

一、素描的基本定义、目的

1 、素描是造型艺术基本功之一,是以线条或块面进行造型的绘画形式,以煅炼观察和用单色表达形体透视、结构关系、体块关系、动态关系、明暗关系为目的的造型训练方式。同时素描又是可以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能够生动的表现物体、人物、风景、象征符号、情感、联想、创意或构想。由此可见素描的概念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2 、素描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概念的更新可以扩大视野,全因素素描并非是提高素描能力惟一有效有训练方式。我们可以在速写中锻炼线条,在结构素描中培养透视形体结构的眼力,在单因素的线条训练中把握情绪的表现。总之,素描的训练应根据具体的目的来选择有效的方式。

那么,素描的目的是什么呢?由素描的定义可知,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是进入造型艺术之门和不断进取的必由之途。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功,然而造型艺术又细分为许多种,正像纯艺术领域里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的素描训练各有不同的追求,设计专业也一样,视觉传达专业不同于工业设计专业,服装专业有别于环境艺术专业,这种专业差别,远胜于纯艺术领域内各专业的差别,因为各个设计专业的研究对象大不相同。所以,入门后的素描学习,是为了专业上的进取。明确地把握专业方向,根据专业要求,提高自己的素描表现能力,是素描学习关键。

二、素描的本质

1 、素描是一种能力训练,是眼与手的协同训练,认知与表现的同步训练。

2 、素描是一种视觉语言,它表现生理的眼睛所见所感的事象与印象,也表现心理的“视觉”所视所思的意象与想像

3 、由单纯的线条造型到丰富的明暗塑造、光影规律、透视法则、构图原理,同时还巧妙地演绎着素描表现的所有可能性 ―― 在二维的平面上营造三维立体,在静止的画面上表现延展的运动关系。

4 、视觉表现的欲望其实与生俱来,它潜藏于人的意识里,而素描能使人获得视觉表现的自由。就人类思维平衡发展的理想而论,素描一如语言文字,本该是人所皆能的最基本的“视觉语言”。

5 、所谓视觉思维,正是对非语言的,直接的视觉形象的认知与把握。素描的训练,便是培养这种认知方式。以设计专业所要求的人才素质来讲,应是能够在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灵活切换的,因为设计不仅考虑艺术性,更要考虑功能的合理性。因此,必须重视两种思维模式的平衡运用与发展。

三、不同概念的素描

素描即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从素描的定义来讲,素描既是一门造型基础学科,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便是两种不同定位的素描。前者为研究性素描,后者为表现性素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习作与创作。

在素描学习中,明确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重要的。

研究性素描的目的在于造型基础能力的训练,通常有明确的课题对象和作业要求,通过对于课题对象细致的观察、描写,提高认知与表现能力。因此,朴素地、如实地描写对象的本质形态特征是作业的基本原则。

表现性素描通常是在性素描基础之上的训练,相对侧得于表现方面的探索,目的不同自然要求不同。

素描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所传达的信息,从内容类别来讲可分为两类:生理视觉所捕捉的信息与心理视觉所捕捉的信息。对于这两类信息的命名,有称其为客观素描主观素描的,然而这种划分很难应用在具体的作品分析上。可以说所有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包含着主观意识与情感的介入。倘若在承认主观意识、情感介入的前提下来命名,或许将其称为印象素描与意象素描比较确切。

印象素描包含所有生理视觉所能捕捉的可视形象描写,包括从朦胧的印象到鲜明的印象。这种素描训练不仅可以包括从研究性素描到表现性素描保个阶段的训练,还可以包括默写训练 , 速写训练。

意象素描则包含所有心理视觉所能洞察的信息以及主观世界里自动生成的意象。

第二部份 (2 学时 )

四、构成素描造型的基本因素 ( 透视、比例、结构、线条、明暗、空间、体积 )

1、对形体透视比例、体积的准确理解与表现

首先我们看到的形象都是从某一角度所见的视觉形象。视觉形象是经过透视增减、变形之后的形象,并非原来的本形。我们认识和描绘形象是以视觉形象为依据,为出发点的。认识和描绘视觉形象离不开对透视现象的认识的表现。。这是因为,透视现象及规律虽然不是形体本身的特点,但形体特征的视觉形象却受透视规律的制约和支配。

为了更明确透视的意义,不防列一个简单公式:

客观形象+透视现象=视觉形象

画家对视觉形象的认识+素描表现技法=素描形象

在素描写生过程中,认识和表现透视现象是一个不可避免、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从根本上说,透视现象的规律受以下两点的制约:

(1) 人们的视线从视点 ( 眼睛 ) 起,呈直线放射状。被视物被物体遮挡的部分则无法看到。因此,对某一形象而言,视点位置不同 ( 如正面观、侧面观、背面观以及仰视、平视、俯视等 ) ,其视觉形象各有不同。

(2) 以视点 ( 眼睛 ) 为准,物体由近及远呈现由大到小、由长到短、由宽到窄的视觉变化,从而产生一素列不同形体的不同透视现象。

在视觉形象中,比例与透视是密切相关的,视觉比例包含着透视现象,透视现象作用于视觉比例关系。

如果掌握了透视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绘在某一角度观察下的形体的视觉特征,从而正确地反映形体本身的特点,使形象具有体积感、空间感、纵深感和距离感。 ( 平行、成角、倾斜、光影等 )

2、对形体结构特征准确的理解与表达

准确是造型的基础,在素描训练中,加强学生对形体内部结构的正确理解与准确到位的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是造型基础训练的基本要求。

形体剖析结构素描训练,是以比例尺度概念、形态的组合及过渡规律、三维空间概念、形态的分析与认识等方面为重点,由物体的表象到本质,重视体会由形体结构的分析理解到理性认识的思考过程,在对形体结构进行具体剖析时,为了便于观察,将形态“透明化”,运用物体比例关系,透视原理,来增强理解物体的外在与内在结构特点。结构是形的内在本质构造.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特定的外形特征,所以结构不是感性的,直觉的;而主要是知解的、悟性的,并与视觉概念紧密相关的。结构素描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方法的训练,是获取视觉信息的良好手段.因此,重过程轻结果,重分析轻描绘

3、多角度多层面的观察与分析

客观形体是处于三度空间的立体状态,要在一个固定的角度和获得其总体的、复杂多变的形体构造是很难的。为了对客观形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以便形成对该形体明晰而稳固的视觉概念,也为了发掘对象内在的本质和潜在的因素,有必要对形体进行反复的、多角度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分析性的、研究性的描绘。

很多物体的内部结构往往比外在的形式更具特征、更富本质,只有透彻地理解内部的构造,才能更准确、更明晰肯定地体现外部形态。在结构描绘中强调深入对象内部,进行剖析描绘和拆卸 描绘 。

结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形体和空间之间的微妙关系。它将培养我们对物体内在的生长机制的自觉关注,使我们从某一种确定的描绘过程中感受到了内在结构的世界。

五、设计素描造型对光影明暗的关注

作为设计基础的素描,光光影研究的训练,应着重于强调对物体形态的把握,对体积感、空间感的理解,对表现质感的表现。其黑白调子的训练,应着重于强调色调的韵律感、节奏感、情绪感的表现,藉此培养学生掌握在画面中黑、白、灰布局变化的技能。

重点:理解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1 、对形体结构分析、理解和表现

2 、分析物体外表结构和内部结构的剖析描绘

第三部份 (12 学时 )

一、作业内容

1、自然物素描写生(蔬菜、水果、生姜、大蒜、核桃、树根等)。

2、人造物写生(自行车、汽车模型、空压机、电话机、陶罐、玻璃器皿等).

3、自然物、人造物组合写生

4作业四张(短期6学时三张、长期6学时一张,规格不限)

二、作业要求

构图严谨、造型准确,能充分地表达物体的透视结构、空间、形、态质、感量感以及掌握形体的比例、姿势与动态,并能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及特征.画面整体、刻画深入,在技法方面要有一定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