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由过去传统纯写生造型素描,在现代设计和学科发展的娈革中,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分离出来的一门新的专业基础课。 设计素描,则以比例尺度、透视规律、三维空间观念以及形体的内部结构剖析、及空间联想、物体间的联想创意等方面为重点,训练绘制设计预想图的能力,是表达设计意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设计素描分为:结构素描、设计素描、创意素描,其教学目地是: 培养学生的视觉观察、 形象表现、 图形创意能力, 丰富他们的设计表现方法、手段和设计词汇,增强他们的创意表达能力,最终达到“通过素描,认识自然、发现设计”的目的。
2002 年制定的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开设素描课, 2004 年教学计划对素描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设置了基础素描( 72 学时)、设计素描( 72 学时),在教学实践中针对 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艺术学院 2003 年申报了《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系列重点课程建设》攀枝花学院重点课程建设教改课题,在此基础上 2005 年申报了《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省级教改课题。以此 启动了《设计素描》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依据课程建设 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任务和要求,在充分考查论证的基础上,完善教学计划,重新编写了学大纲,使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能反映学科领域的前沿性,体现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联系和系统性。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突出设计观念的基础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围绕课程培养目标,加强理论指导和技能实训,强化设计意识和语言的培养。提倡个性辅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充分开发、利用攀西少数民族地域文化资源,融于教学,培养学生将民族文化与现化文化相合的设计意识。
通过几年的课程建设与实践,使专业基础课由单一的写实性模式向多元的表现性、抽象性发展,注重设计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观察与表现对象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实践作业展示,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成果,目前《设计素描》课程已成为攀枝花学院校级十大重点建设课程之一,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受到了校内外同行的肯定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