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精神,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人才培养必需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与一体的人才培养道路;树立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思想,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树立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合理构建面向21世纪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努力培养高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2、专业建设总体目标:经过四年的努力,把《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办学条件完善,学科特色鲜明,教学质量合格,成为攀枝花学院品牌本科专业,力争同类院校中达到一流。通过重点专业建设,充分发挥学院专业学术团队、先进办学设施,专业设计能力等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
通过四年的本科教学实践,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着一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体现在1、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课时数过于强调专业的特殊性,忽视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部分课程的设置前后关系、教学内容还不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2课堂教学偏重实践技能指导,理论知识传授薄弱。3、实践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管理机制还没有形成体系4、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体现不够。
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全院教职工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应用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全面开展对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论证工作,明确应用型设计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重新修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专业发展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完善教学大纲的内容,体现时代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从实验课教学环、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实践师资建设、教材建设、质量标准与考核、管理体制与机制等方面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职业技能培训,把获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学分制管理,在办好ICAD职业技能资格认证的基础上,结合行业职业要求,积极申办和开拓行业职业技术工种岗位证书的培训和认证,保证每个学生至少获得一项职业技能合格证书(技术等级岗位证书)
学生创新活动实践、纳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专业设计大赛,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竟争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设计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形成专业特色,通过申报为学校重点专业,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把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成为攀枝花学院品牌专业,突出专业优势,形成专业学术团队,利用先进办学条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
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1.认真贯彻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标要求,由过去注重规模效益外沿发展向内涵发展,重视学科建设、强化质量意识。按照合格本科建设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学历职称结构为目标,科学合理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治学严谨、相对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2、建设目标:2010年艺术学院在校生保持在1200人的规模,专业教师总数达52人,生师比达到15:1,其中助教4人,讲师33人,副教授12人,教授3人,硕士12人,博士2人,主讲教师总数46人。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学院成立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师资队伍建设任务工作,制定艺术学院教职工2006—2007学历、职称培训提高计划,根据每位教师的学历职称情况,制定明确的考研,进修、及职称晋升时间表,签订达标任务协议,责任到人,并进行相应的考核。学院将强化竞争和激励机制。对不努力达标,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师实行优先调整。形成优秀人才、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机制与环境。
2、加大专业教师引进考核力度,严把好教师入口关,原则上引进研究生学历、高职称专业教师。除少数紧缺专业外(也必须是重点艺术院校和211重点建设院校的本科优秀毕业生)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素质。
3、积极鼓励,有计划安排教师考研,参加进修,做访问学者,切实做好教师职称申报聘任工作,为提高学历、晋升职称的老师创造一切条件,完成相应的教学科研任务,提高学院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
4、认真贯彻学校下达的外聘高学历高职称兼职教师任务,充实主讲教师队伍。制定外聘兼职教师计划和外聘兼职教师人才资源档案。有计划有步骤外聘兼职教师来我院授课和担任指导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和学术讲座,培养年轻教师,带动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引导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自觉履行职责义务,遵守职业规范,发扬科学精神,遵循学术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6、加强科研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制定《艺术学院2006—2006科研工作规划》和《艺术学院科研奖历办法》,严格按照学校科研工作考核办法实施年终科研任务目标考核。重视学术研究,加强科研课题申报和在研课题和管理工作,设立学院教研、科研发展基金,对教师承担的重要科研课题实施专项补助,鼓励教师多出科研成果。逐步建立一支精干、高效具有专业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梯队。
以重点专业、课程建设为龙头,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到2010计划1—2门课程成为省级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每个专业方向有1—2门专业课程成为校级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1-2门课程实施双语教学。
1、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研究,探索基础课程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理论课程、课程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之间的关系,着重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培养。
2、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深入研究实践体系建设,重点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
3、利用学科优势,以科研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促进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研活动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革,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声像教材、CAI课件、投影、录像等)进行教学活动。
5、积极申报学校重点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项目、通过教改项目、重点课程建设,创建精品课程,形成一支由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为核心组成的教师梯队。
6、在目前已开出的专业选修课基础上,采用动态计划修正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对专业课进行局部调整;同时倡导并鼓励开设新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并积极提供条件,充分体现“分类指导、个性培养、注重创新、的基本原则。
艺术学院本科发展规模1200人,按照国家教高司(1995)153号《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设置艺术类本科专业的几点意见》文件要求,实验室设备投入:艺术类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每生5000元计算,到2010年使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到600万元。使专业教学、实验室实训车间设备满足本科教学的要求,要达到国家对本科艺术类评估要求,要使教学条件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艺术学院教学设施建设还需300万元的投入。实现这一目标,应加快专业实训中心建设,使之成为攀西地区教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
1、艺术学院对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统一机构管理,成立艺术设计专业实训中心,下设专业基础课、装璜设计、环艺设计、服装设计、造型与设计、电脑美术设计五个专业方向实训车间。学院安排一名行政副院长分管实践教学工作,实验室主任全面负责实训中心具体实践教学和管理工作。
2、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探索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改革与研究,完善实践教学方案。
3、在建好现有专业实训中心(专业实习车间)的基础上,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新建专业创新实验室、学生教学成果陈列展室,扩建和完善专业实习车间的议器设备。
4、新开辟市内实习基地6个和市外、沿海地区实习基地10个,进一步探索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环节的教学改革,强化和完善实习基地的建设。
5、艺术学院现有总藏书总量1540余册,学院计划每年安排50000元用于购置专业资料书籍和电子图书,到2010专业图书资料、期刊达到5000册,电子图书教学资料500(盘)。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主干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全部选用的是面向21世纪教材,“九五”重点教材,教育部推荐教材、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着重选用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应用效果好的教材。同时加大投入,购置多媒体教学光盘、录相教材,用于课堂教学。
认真制定专业教材建设规划,积极申报省级校级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努力做好现有1个省级重点课程和4个校级重点课程建设,以此来推动我院的课程和教材建设。计划未来四年内,采用多种方式鼓励教师主编或参编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完成主编专业基础课程教材《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争取每个专业方向完成1门专业课讲议的编写,条件成熟争取出1—2门专业课教材。
教学管理目标:用4年时间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做到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手段先进,执行严格;教学管理改革力度大、效果好;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运行良好;教学指导委员会能实质性、制度性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
教学管理思路与措施:1.形成院长负责,教学副院长主管,教研室主任密切配合的科学有效的两级管理模式。2.全面落实各教研室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学风管理,完善考试方法。3.抓好重点课程建设,优化师资配置、调整教学计划、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3.建立教学监控制度,提高教学管理,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学生评教、教学督导小组评教、教师间互相听课等方面),为艺术学院做好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客观、准确的资料,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教师教学质量。5.建立更多的教师科研工作的平台,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保障教学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完善校外实习基地、专业实训、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7.加强校企合作,请知名教授来校授课,与国内有关学校和机构共同开展学术和科学研究。8.加强对社会需求的调研,重视从毕业生处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教学有关内容,适应社会需要。
按照学校本科品牌专业建设的要求和《四川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评估标准》通过四年时间,进行综合建设。
2006、9—2007、9,全面考察调研,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理顺建设目标与思路,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06级实施新修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启动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进一步提高教师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水平,使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规范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习基地建设;启动教材建设计划;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2007、9—2008、9,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完成艺术学院实训中心建设。按照实践教学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形成赋有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
2008、9—2009、9,继续实施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重点课程建设,积极申报省级教学成果、省级精品课程。出版本专业教材1--2部,教师发表论文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
2009、9--2010,达到攀枝花学院本科品牌专业建设的要求,进行全面总结,举办学生教学成果展览,提交自评总结报告,申请学校的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