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站资料 - 质量工程 - 教学团队 - 正文

攀枝花学院教学团队建设申请表

2010年04月30日 点击:[]

攀枝花学院教学团队建设申请表

一、本科教学团队申报简表

教学团队名称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组教学团队

讲课

带头人

姓名

吴汉怀

性别

出生年月

1958、4

电话

13330718138

职称

副教授

学历/学位

本科、学士

所在部门

艺术学院

职务

院长

课程名称

专业

层次

学时数

拟承担讲课教师

辅导教师

备 注

基础素描

艺术设计

本科

64

吴汉怀、吴晓蓉、杨 健

赵其其

设计素描

艺术设计

本科

56

吴晓蓉、杨小明、李书致

邓忠、杨向宇

基础色彩

艺术设计

本科

48

吴汉怀、吴晓蓉、杨 健

邓忠、杨向宇

设计色彩

艺术设计

本科

40

童友军、吴晓蓉、李书致、李书致

邓忠、杨向宇

风景色彩

艺术设计

本科

40

杨 健、杨小明

装饰色彩

艺术设计

本科

40

杨 健、李书致

孙载斌

总人数

高级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职称

博士

硕士

学士

10

2

3

2

1

4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学位

高校教学时间(年)

现单位

近五年曾主讲课程(含专业、年级、本专科、学时)

拟在团队的岗位

吴汉怀

49

副教授/学士

12

艺术学院

基础素描、基础色彩

(02、03、04、05、06本科)

负责人

吴晓蓉

41

副教授

9

艺术学院

基础素描、基础色彩、设计素描、设计色彩、风景色彩(02、03、04、05、06本科)

骨干教师

杨 健

43

讲 师

9

艺术学院

基础素描、基础色彩、设计素描、装饰色彩、风景色彩(02、03、04、05、06本科)

骨干教师

童友军

35

讲 师

9

艺术学院

基础素描、基础色彩、设计素描、(02、03、04、05、06本科)

骨干教师

杨小明

35

讲 师

9

艺术学院

基础素描、基础色彩、设计素描、设计色彩(02、03、04、05、06本科)

主讲教师

李书致

35

讲 师

9

艺术学院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02、03、04、05、06本科)

主讲教师

杨向宇

29

助教

4

艺术学院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02、03、04、05、06本科)

助教

邓 忠

29

助教

4

艺术学院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02、03、04、05、06本科)

助教

孙载斌

32

实验师

10

艺术学院

基础素描、装饰色彩、风景色彩(05、06本科)

教辅人员

赵其其

29

硕士

07、7

艺术学院

基础素描、基础色彩(07级本科)

助教

二、教学团队的基本情况:简述教学团队的教学情况,团队形成的背景和建设目标等。

艺术设计专业从2002年正式招收本科专业,几年来逐步开设了五个专业方向(装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造型艺术设计、电脑美术设计),基础素描、基础色彩、设计素描、设计色彩、风景色彩等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是通过素描和色彩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及设计意识和设计表达能力。学院十分重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组织学院专业能力较强、学历职称较高的教师成立了基础课程教研室,从专科到本科,十几年来积极探索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改革,全面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基本构建了课程教学与管理的体系,教学团队的教师在历年教学评估检查中平均得分都在职85分以上,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受到学生的认同。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成果,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适应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四个体系建设(课程设置体系、教学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管理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艺术设计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这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在本科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中,显露出基础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还需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基础课教学团队建设已势在必行,只有充分整合教师资源,形成教学实施、研究与改革的教学业务组合,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基础课程团队建设的总体目标,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建成一支梯队结构较合理、专业素质水平及教学水平较高、示范性较强及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全面完成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校级、省级重点课程建设任务,力争达到校级、省级精品课程的标准。

三、教学团队的主要业绩:着重阐述近五年来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承担教学改革任务情况和主要教学成果(编著出版的教材、专著、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科技创新、社会实践获得的教学成果奖励等)。

1、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为适应从专科升格为本科的专业基础课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在充分论证考察的基础上,对本科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科学制订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03年申报了《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系列重点课程建设》校级重点课程立项,在此基础上05年又申报了《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省级教改课题立项,在实施基础课教学改革过程中,06年对《设计素描》的改革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又申报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教学团队以教改课题研究为龙头,全面推动了基础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奠定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

2、主要教学成果:

(1)《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研究与实践》校级教改课题,04年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05年获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2)《教育教学成果“基础课创新模式,造型观念培养方法实验》04年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3)《基础课教学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究》06年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4)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作品8篇。

(5)入选全国美展和大赛4件。

四、负责人简介:简述大学以上学历、主要教学科研工作经历及教学效果。获得的成果、奖励。

吴汉怀,1958、4出生,1985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副教授,现任艺术学院院长,校级学科带头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素描、色彩)系列重点课程建设》在研,校级。《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在研,省级课题,。

《攀西旅游地区地域性、民族性的景观艺术设计研究》在研,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课题负责人。

《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2004年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论文《中国20世纪90年代绘画管窥》2002.9 在《文艺研究》第5 期发表,(核心期刊)

油画《丰碑》2004.7入选全国十届美展,获省优秀作品奖。

五、骨干教师简介:简述大学以上学历、主要学术任职、主要教学科研工作经历及效果。

吴晓蓉:女,41岁,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基础课教学与研究,主研省级教改课题1项,校级教改课题2项,获校级教育教学成果3等奖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作品6篇,多幅油画作品在省市级展览中获奖。

杨 健:男,43,本科,讲师,基础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基础课教学与研究,主研省级教改课题1项,校级教改课题2项。作为主研人员之一,获校级教学成果1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3等奖1项。多幅油画作品在省市级展览中获奖。

童友军:男,43,本科/硕士在读,讲师,服装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基础课教学与研究,主研教改课题获校级教学成果3等奖1项。在省级发上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设计大赛并获奖2人次。

六、年度计划和预期成果

2007----2010年度计划和预期成果

年度

年度计划

预期成果

2007.09-2008.09

第一阶段

队伍建设

达到讲师5人,副教授3人,送培 1-人攻读硕士,1-2人进修或读访问学者。

教学团队对基础课程教学现状,改革背景进行考察。

形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证分析材料。完美教学资料建设。

课程建设

完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形成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成绩评定,教学环节管理文件,完成《基础素描》、《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基础色彩》课件制作。实施网络课堂教学。

科研/教研

完成或公开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参展作品2件及以上。

2008.10-2009.09

第二阶段

队伍建设

达到讲师6人,副教授4人,送培 1-人攻读硕士,1-2人进修或读访问学者。

课程建设

《基础素描》、《设计色彩》、申报校级精品课程。完成、《装饰色彩》、《风景色彩》课件制作。实施网络课堂教学。组织教师认真开展对攀西少数民族地域文化、艺术的研究,运用课程教学。

科研/教研

完成校级、省级重点课程建设课题,公开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参展作品2件及以上。

教材建设

初步形成《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课程讲义。

课程实验建设

新建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基础课画室、教学资料、教学设施)

2009.10-2010.09

第三阶段

队伍建设

达到教授1—2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研究生4人。

教材建设

完成《设计素描》教材初稿,公开出版。条件成熟争取完成《设计色彩》教材初稿并出版。

课程建设

申报《设计素描》省级精品课程。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及学生教学成果。完成攀西少数民族地域文化、艺术研究成果的特色网上教学资料。

科研/教研

公开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参展作品2件及以上。

教学团队验收

教学团队总结、教学成果展示,专家验收。

负责人对以上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承诺在建设期内完成预期目标。

本人承诺申报材料真实,能够完成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七、所在院(系、部)推荐意见:对教学团队的教学科研业绩、创新潜力和拟开展的教学研究工作的评价。

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长期从事教学和教学改革的研究,集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果,教学科研业绩属实知,组成教学团队的人员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很强的创新潜力和发展后劲,研究目标切实可行,预期成果具有可考核性。同意推荐为攀枝花学院基础课教学团队。

教学单位领导签字: 公章

2007年 8 月 12 日

八、专家评审意见

评审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九、教务处意见

教务处处长(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十、学校审批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