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站资料 - 质量工程 - 教学团队 - 正文

攀枝花学院关于教学团队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0年04月30日 点击:[]

攀学院〔2007〕122号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创新能力,决定启动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教学团队作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建构,以大力探索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为目标。教学团队以多学科团队成员之间的融合与协作为纽带,以深化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为举措,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并通过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和完善管理制度,创造宽松而严谨的学术环境,建设创新意识强、教学水平较高、协作精神好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切实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强我校在同类本科院校中的竞争力。

二、构建原则

教学团队是指以课程、课程群组的建设为任务,整合教师力量,形成教学实施、研究与改革的教学业务组合。教学团队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学行政组织(如教学单位、教学研究与管理室),跨专业或跨教学单位的组合。

三、建设要求

(一)加强师资培训

根据本团队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在三年内对团队成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和提高。

(二)改革教学内容

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深入研究我校办学定位,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质量、规格的需要。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加强与其它高校相关专业、学科教学的经验交流,探索适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启发式教学、探索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进行教学。

(四)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团队整体教学水平,起示范带头作用。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质量观,坚持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的原则,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五)组织申报精品课程、教研教改项目及教学成果。

四、岗位设置

以公共课、基础课或专业方向课及相关课程建立教学团队,每个教学团队设置1个团队负责人, 2-3个骨干教师,2—3个主讲教师,3—5个助教和教辅人员,原则上每个团队7-10人。

五、教学团队的聘任办法和程序

(一)各教学单位根据教学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需要,组织填写“攀枝花学院教学团队建设申请表”;

(二)教学团队的负责人提出切实可行的教改与课程建设的聘期方案(包括阶段性目标);

(三)在各教学单位推荐的基础上,教务处组织专家对负责人进行答辩和审议,平等竞争,择优确定团队立项;

(四)报送主管校领导和校务会批准,正式确定为校级教学团队立项;

(五)学校与团队负责人签订合同书。合同书要明确教学任务、确保教学质量及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办法、教学改革及教材建设的情况,还要提出取得标志性教学与研究成果、团队教师的培养等目标。

六、教学团队的考核与建设经费

(一)教学团队建设期为三年;

(二)各教学团队每学期要报送本团队书面总结和自评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推动团队建设。教务处采取不定期检查,并进行年度考核和建设期满的综合考核(考核指标体系另订);考核结果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校务会汇报,对完成了进度任务的教学团队继续给予经费支持,对未完成进度任务的教学团队要求其整改,甚至取消其经费支持。

(三)学校设立教学团队建设专项经费,每个团队每年2万元。团队建设经费主要由教学改革与研究费、团队建设与教学质量考核奖励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学改革与研究费占40%,团队建设与教学质量考核奖励费占40%,其它占20%。此项经费由教务处管理。

七、其它

(一)教学团队是一个学术性的组织,不具有行政权力,其业务管理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务处负责,团队成员的行政关系仍在其所在教学单位,不能脱离其原来的教学管理与研究室。

(二)本意见自发文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攀枝花学院教学团队建设申请表

攀枝花学院

二○○七年八月二日

主题词:教学团队建设 意见

抄送:校领导。

发送:各二级学院,系,部,处,室,馆,中心。

攀枝花学院办公室 2007年8月2日印

(共印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