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站资料 - 质量工程 - 专业建设 - 正文

省级重点课程申报书

2010年04月30日 点击:[]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

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项目主持人:吴汉怀

工作单位: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

主要成员:杨健 周昌泉 吴晓蓉 杨向宇 邓忠

联系电话:3371013(办)13330718138

E-mail:HanHuai.@163.com

申请日期:2005年6月

四川省教育厅

2005年印制

项目

名 称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起止年月

2005年 6 月至2007年 12 月

姓名

吴汉怀

性别

出生年月

1958、413

技术职称

副 教授

现任职务

艺术学院院长

项目主持人

主要教学工作简历

时间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学时

所在单位

02、9

素描

02装潢本科

72

艺术学院

色彩

02装潢本科

60

艺术学院

03、9

素描

03装潢(1)本科

72

艺术学院

色彩

03装潢(1)本科

60

艺术学院

04、3

素描

03装潢本科

72

艺术学院

04、9

平面构成

04综合造型

36

艺术学院

色彩构成

04综合造型

36

艺术学院

05.3

立体构成

04综合造型

36

艺术学院

主要教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简历

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主要鉴定意见

获奖情况

2004

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研究与实践

校级教改课题

结题

04年获省教改成果三等奖,校级一等奖

2004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与探索

校级教改课题

在研

2004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系列重点课程建设

校级教改课题

在研

项目组主要成员

姓名

年龄

专业技术职称

职务

工作单位

主要教学科研领域

项目中的分工

签章

周昌泉

62

一级美术师

油画家

市艺术馆

基础课

总体指导

吴晓容

39

副教授

教师

艺术学院

基础课

设计色彩

杨 健

41

讲教

基础教研室主任

艺术学院

基础课

设计素描

杨向宇

27

助教

教师

艺术学院

专业课

设计素描

邓 忠

27

助教

教师

艺术学院

专业课

设计色彩

研究目的和意义(限200字以内)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其受益面覆盖全院所有专业方向。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素质的发展和专业设计能力的全面提高。目前我国关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教育,正处在由传统绘画基础向现代艺术设计基础发展的转折时期,还没有形成完备优化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重点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整合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育资源。对构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育的系统性和先进性的教学体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本项目及国内外同类工作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分析、预计有哪些突破。

随着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加速发展,各高校都在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并对专业进行优化调整。除了艺术类专业院校之外,还有大部分的综合类和工科院校都开设了相应的艺术设计教育。近十几年来,西方各种不同的艺术教育思想、理论和教学经验不断引入中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进步和发展。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都是相互借鉴和参考,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大同小异,忽视了学校从自己所在的地域环境(如地方经济、文化特色、学校专业优势等方面)来考虑,实行教学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特别是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正处在由传统绘画基础向现代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发展的研究与探索中,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脱节。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系统性。

2、教学内容重复,教学内容落后,缺乏专业针对性,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需要。

3、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通过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材建设、强化特色教育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

2、本项目的改革研究目标、内容、主要特色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课程建设的目标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建设相应层次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优秀教材为核心,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前提,以教学内容现代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集观念、师资、内容、技术、方法、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

课程建设的内容

1、完善优化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使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能反映学科领域的前沿性,体现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联系和系统性。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突出设计观念的基础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完成《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课程的自编讲义。

2、加强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一支可持续发展,具有学术带头人和一批教学水平学术水平较高的骨干力量为核心的基础课教师队伍。

3、完善基础课教学条件建设,购置课堂教具设备,采用多媒体教学,制作教学课件和辅助声像教材。

4、为保证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强化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建立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监控和学生成绩综合测评系统。

5、基础课程内容改革中,充分开发、利用攀西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强化基础教学内容的地域特色;(1)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与专业设计理念、设计意识相结合(2)在设计理念、设计意识、设计风格方面与攀西少数民族艺术和现代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触民族文化与现化文化相合的设计意识。

6、组织教师认真开展对攀西少数民族地域文化、艺术的研究,形成系列攀西少数民族地域文化、艺术研究成果的教学资料。

主要特色

专业基础课由单一的写实性模式向多元的表现性、抽象性发展,注重设计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观察与表现对象的能力。

解决的关键问题

1、培养学生视觉观察即感悟能力

2、开发想象能动性和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即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造型技能即表现能力

3、本项目改革研究预期结果和具体成果。

1、进一步完善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突出设计观念的基础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

2、建立多媒体教学课件和辅助声像教材;完成《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课程的自编讲义。

3、完善的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及成绩考核制度,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学生成绩综合测评系统。

4、形成一支可持续发展,教学水平学术水平较高的基础课教师队伍。

5、组织教师认真开展对攀西少数民族地域文化、艺术的研究,形成系列攀西少数民族地域文化、艺术研究成果的教学资料。

6、在省级刊物发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论文4篇。

7、学生教学成果展示。

4、本项目改革研究的总体安排和进度。

正式批准—2006.7对重点院校、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院校、商业发达进行地区考查调研,完成论证报告;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完成《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大纲;改善基础课教学条件,购置教学资料、多媒体教学设施、课堂教具。并在2005届新生进行课程改革实践。

2006.7—2006.12 制作教学课件和辅助声像教材;攀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料整理收集,形成教学资料;完善的教学过程管理制度及考核制度。

2006.12—2007.12完成《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课程的自编讲义,建立学生教学成果存例室,展示课程建立教改成果。申请重点课程评估、验收。

5、已有的工作基础及条件。

艺术设计专业系列基础课程建设,2004年已列为学校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学校投入了8000元的重点课程建设经费。前期考察、调研、论证工作已基本完成,基础性工作正在实施。

课题组成员有较强的科研、教学研究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

艺术学院建有专业资料室,建有装潢、环艺实习车间、服装实习车间、3个CAD机房、1个多媒体教室和12个校外实习基地,仪器设备总值达137万元。2005年学院申报的5个专业方向实习车间(改建和新建)已立项,投入130万元,建成后我院实践教学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能够满足课题研究与实践的需要。

6、经费

(1)主要项目及经费概算

组织课题组成员考查调研差旅费、收集资料:5000元

购置教学资料、参考资料、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请专家审定:5000元

制作教学课件、购置教学资料、课堂教具5000元

考察攀西少数民族文化、进行艺术资料整理收集,形成教学资料5000元

完成《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课程的自编讲义,发表论文、建立学生教学成果成例室,展示课程建立教改成果。申请重点课程评估、验收。1万元

合计3万元

(2)年度预算

正式批准—2006.7 1万元

2006.7—2006.12 1万元

2006.12—2007.12 1万元

所在学校意见: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属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其受益面覆盖艺术学院所有专业方向,2004年已列为学校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通过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对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课题组成员有较强的科研、教学研究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同意申报省级教改课题。

签章

二00 五 年六 月二十七 日

省教育厅意见:

签章

二00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