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站资料 - 科研工作 - 科研机构 - 正文

机构设置申请书

2019年06月18日 点击:[]

攀枝花学院科研机构

设置申请书

申请机构名称: 艺术学院

学科门类: 艺术设计

(二级学科)

申请机构负责人: 吴汉怀

攀枝花学院科技处制

2006年10月 8 日

一、研究机构基本情况

机构名称

攀枝花学院艺术设计研究所

负责人

吴汉怀

负责人所在单位

艺术学院

学科门类

(二级学科)

艺术设计

跨学科及

相关学科

研究人员总数

20

正高职称人数

副高职称人数

3

中级职称人数

8

办公地点

艺术学院实验实习中心

电话

3371828

Email

hanhuai@163.com

二、研究机构负责人情况

姓 名

吴汉怀

性 别

出生年月

1958、5、12

职 称

副教授

所在单位

艺术学院

学 位

学士

研究领域

油画、艺术设计

毕业学校

西南师范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

外语种类

及熟练程度

英语

代表性科研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类型

出版单位

出版日期

版画《热风》

作品

入选《全国十届版展》、《四川版画展》获省优秀作品

90、10

油画《红瀑》

作品

入选全国第八届美术作品展,获省美术优秀作品奖

94.12

油画《丰碑》

作品

入选全国十届美展,获省优秀作品奖

2004.7

《中国20世纪90年代绘画管窥》

论文

《文艺研究》

2002年第五期发表

主持的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研究进展

项目来源

立项时间

《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2004省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攀枝花学院教改课题

2002

攀西旅游地区地域性、民族性的景观艺术设计研究

在研

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2003

基础课《设计素描》《设计色彩》重点课程建设

在研

省级教改课题

2005

三、研究机构主要成员近三年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在研项目)

姓名

项目名称

启止时间

在项目中的作用

吴晓蓉

《教育教学成果“基础课创新模式,造型观念培养方法实验》

2005年获校级三等奖

主研

苏晓燕

《服装立体裁剪》《服装立体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05--2007

主研

苏晓燕

《利用攀西地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改革教学》

2006年获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主研

孙念祥

《攀西地区少数民族室内陈设研究》

2004--2006

主研

孙念祥

《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2004省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排名第四

杨 健

基础课《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省级重点课程建设

2005--2007

排名第三

胡晓琳

《攀西旅游地区地域性、民族性的景观艺术设计研究》

2003--2006

排名第二

胡晓琳

《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2004省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排名第二

宋来福

成都市建设路景观亮化改造设计

2004--2005

参研

杨晓明

《基础课教学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2006年获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主研

何 霞

《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2004省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排名第五

卢新燕

《基于民族的服装教学改革》

2006年获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排名第一

卢新燕

《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2004省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排名第三

四、研究机构主要成员近三年的主要研究成果(论文、论著、专利、鉴定成果,只列10项成果)

姓名

成果名称

刊物名称、出版社、专利号、鉴定单位

发表时间

在成果中的排名

苏晓燕

《云南直苴村民族服饰探议》

《装饰杂志》

2004年第9期

独著

苏晓燕

《凉山彝族男子发髻"天菩萨"的文化内涵》

《装饰杂志》

2005年9月

独著

杨 健

油画《吉格雪莲》

入选四川省高校教师美术作品展览,2006年获市民族艺术创作奖

2004年8月

独著

吴晓蓉

《反思美术教育的现状》

《文艺研究》

2004年4期

独著

吴晓蓉

《寻找自我的文化身份》

《文艺研究》

2004年5期

独著

杨晓明

《传统素描和设计素描的教学与思考》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4月

独著

宋来福

《山地型城市的景观改造设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10月

独著

胡晓琳

装饰画

市工会“三八”节作品展

2004年优秀奖

独著

孙念祥

壁画设计

攀枝花市设计的城市文化景观“阳光生活”壁画方案被采用(市建设局)

2005年、11月

独著

何 霞

装饰画

市工会“三八”节作品展

2004年优秀奖

独著

卢新燕

《浅谈服装画的创作》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3年.2期

独著

杨向宇

漫画《教育》

入选中央电视台首届CCTV环保漫画大赛(国家级)获优秀奖

2004年

独著

周家乐

包装设计

第二届中国茶叶包装设计大赛优秀奖

2005年12月

独著

五、研究机构的主要研究方向及人员安排

研究方向

姓名

出生年月

最高学位

职称

民间艺术

吴汉怀

1958.5

学士

副教授

苏晓燕

1960.5

学士

副教授

杨 健

1964.1

讲师

吴晓蓉

1966.2

副教授

杨晓明

1971.4

讲师

宋来福

1973、6

硕士

讲师

胡晓琳

1972.9

学士

讲师

孙念祥

1975.10

学士

讲师

何 霞

1970、12

讲师

卢新燕

1974.1

硕士在读

讲师

艺术设计

苏晓燕

1960.5

学士

副教授

张国云

1972.1

硕士在读

讲师

孙念祥

1975.10

学士

讲师

何 霞

1970、12

讲师

杨向宇

1978.8

学士

助 教

周家乐

1977.7

学士

助 教

宋来福

1973、6

硕士

讲师

孙载斌

1975.5

助 教

卢新燕

1974.1

硕士在读

讲师

张国云

1972.1

硕士在读

讲师

冯小桐

1978.3

硕士在读

讲师

六、成立研究机构已具备的物质条件

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已建立了装潢、环艺、服装、电脑美术、造型5个专业方向实习车间,学生创新实验室1个、CAD机房4个、多媒体教室2个、专业教具10万元、学院图书资料室投入近10万元,教学设施总投为300多万元。校外实习基地12个,目前的教学条件能够满足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需要,2006年建成的艺术学院专业实训中心,将成为攀西地区教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

攀枝花学院艺术设计研究所挂靠在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充分利用艺术学院现有的科研设备和人力资源,开展相应的科研活动。

七、研究机构管理办法

攀枝花学院艺术设计研究所属非实体性的科研机构,主要从事艺术设计和民间文化方面的研究工作,依据《攀枝花学院科研机构管理办法(试行)》为指导原则,具体管理办法如下:

一、人员组成:

吴汉怀同志任所长,全面负责科研机构发展规划,目标建设和管理。宋来福任副所长,协助所长分管艺术设计研究所的日常业务、内部管理与对外联系工作。各教研室主任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二、保障措施

1、攀枝花学院艺术设计研究所由学校科研处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艺术学院提供科研场地和科研设施,科研人员从艺术学院全体教师中择优聘用。

2、艺术设计研究所办公室设在艺术学院实验实习中心,其实验实习中心的仪器设备可作为进行课题研究、技术服务、横向协作的基础设施。

三、研究成果

艺术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商业设计和民间艺术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类型教多,如产品的设计研究开发,规划性开发方案研究、商业美术应用、美术或设计作品和著作、论文、研究报告、音像和电子出版物等形式形成的学术性研究成果等。

四、其他

1、与外单位合办科研机构,需另行提供合办协议报学校科研处审批。

2、协助学校科研处主办和协办相关的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

3、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维护学校声誉和利益,

八、研究机构所属学科发展动态

艺术设计与人类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联系紧密。当今社会的进步和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人们物对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也因此带动了诸如服装设计、建筑装饰、产品包装设计等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设计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促使近十年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已逐步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开放型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国内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的各高校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纷纷加大了对艺术设计领域的研究力度和强度。

在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中,认为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弊端是用同一种方式对待不同地方和不同的人,从而忽视了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后现代主义者宣扬文化多元论及其差异性、开放性与变异性,强调设计的个性和民族特征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一部分,而在后现代主义设计中又表现出古典的回归。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传统历史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工艺美术历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中国传统工艺的造型、装饰都是我们在设计创造时灵感的源泉,丰富的民间工艺品也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料。我国有丰富的传统资料可以利用,民间和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蜡染、刺绣等装饰图案完全可以为我们的现代设计增光添彩。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将来设计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在设计中要做到民族化,本土化。

"绿色设计"已是21世纪的重要内容。我们如果能够从西方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中得到警示,意识到工业发展的隐患,在设计中体现出保护环境的意识,我们就可以在今后避免因设计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我们从后现代设计中便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生态设计,绿色设计亦是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之一。

攀枝花地处川南滇北交界区域的中心地带,是我国西部最大的钢铁钒钛资源基地和重工业城市,又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的研究与开发尚处于刚启步状态。随着近几年攀枝花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建筑、房地产开发、攀枝花旅游事业的兴起,必然将带动产品设计包装、广告传播、印刷出版、建筑装饰、服装业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充分展示出广阔的前景。因此攀枝花学院成立艺术设计研究所,一方面可以为西部大开发培养高层次的设计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能以此为基地,聚集、吸引和留住一批高职称,高学历人才,通过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开展科技开发,服务地方经济,使学校成为有辐射能力的人才基地。

九、研究机构成立的目的、意义以及预计产生成果的理论或应用价值

艺术学院成立艺术设计研究所,立足于攀西地区地域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上,做好民间艺术资源的整理、发掘与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确立以民间艺术和艺术设计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1、成立攀枝花学院艺术设计研究所,达到“以研促教,以教推研”的双向促进,推动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在科研和教学两个领域内的快速发展,使艺术学院的科研和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2、通过研究所承担的研究课题,为教师提供科研平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面提高艺术学院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逐步形成优势学科群体,优化校级、市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环境和培养体系。

3、通过将研究所承担的研究课题引入到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设计、研究、规划、工程施工,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别的设计竟赛,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和实践动手能力。

4、充分利用攀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开发研究,完成一批研究成果,并将这一成果运用于专业教学活动之中,形成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设计风格,以此研究为龙头,着力打造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办学特色。

5、艺术设计研究所通过课题申报和课题研究,加大攀西地区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力度,充分发挥艺术学院师资力量的专业优势,形成完善的“产、学、研”体系,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贡献,为攀西地区的广告、装饰、印刷包装、服装、民族工艺旅游品开发等领域提供优质的设计服务,培养专业设计人才,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十、研究机构的中长期规划

艺术设计研究所确立了明确的研究方向,经过五年的建设其总体目标:利用学校多学科综合的科研优势,积极承担国家和省市地方政府的研究课题、项目研究的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研究特色,研究成果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有一定的影响;充分发挥发挥专业人才、科研设备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逐步建设成为集产、学、研与一体的研究实体。

第一阶段2006—2007年申报成立艺术设计研究所,制定艺术设计研究所中长期规划,明确主要研究方向、确立研究人员机构、管理办法,协助学院完成艺术设计专业实训中心的建设,使实验实习、科研设备尽快投入实践教学与科研。并根据研究方向积极申报各类研究课题。

第二阶段2008—2009,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重点开展民间艺术的研究,对民族服饰、民族装饰、民族建筑景观、民族工艺品开发等领域进行考察、收集整理、研究,形成较为完整研究资料,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研究成果。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科研条件,全面对外经济服务,与外攀枝花广告、装饰、印刷包装、服装、民族工艺品企业加强横向联系,合办二级科研机构。争取从多渠道取得经费支持,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道路。

第三阶段2010—2011,形成优势学科群体和校级、市级学科带头人,出版专著、教材、画册。完善科研机构,成立相应的广告、装饰、民间工艺品开发企业,开展对外经营,增强经济效益。成为攀西地区

有较强科研能力,专业设备先进,能够承担设计工程项目的研究性实体。

十一、审核意见

负责人所在部门意见:

艺术学院成立艺术设计研究所, 确立以民间艺术和艺术设计作为重点研究方向,对艺术学院的本科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地方经济服务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艺术学院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以具备基本条件。经学院研究同意申报,并在科研人员、研究设施场地、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签章)

2006年 10月 12 日

专家组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科技处审核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校务会意见:

主管校长签字:

年 月 日

上一篇:研究所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