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需要的发展,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工程基础理论和产品造型、产品设计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产品造型设计、产品的包装展示设计与制作、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管理等工作,并获得设计师初步训练的高级设计应用性人才。
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和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逐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热爱科学,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具有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和善于合作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了解基本国情,具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国防意识。
业务方面: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产品与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上的基本能力。
1.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基础、设计基础、设计理论、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有较强的表现技能、动手能力、及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本专业主干课程为:人机工程学、设计表现技法、产品设计、设计概论、VI设计、展示设计、设计材料与工艺、环境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模型设计与制作等。
内容摘要:课程通过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人体数据测量与应用、人机信息输入与输出环节、工作空间与工作环境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与工程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正确处理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工业产品设计过程中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培养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人机工程学知识进行设计的能力。
内容摘要: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产品效果图表现的基本技法,快速而清晰地表现设计思路和产品形态。本课程具体内容有:速写的训练,草图的训练,不同难度的产品形态表现,材质与光影表现,产品故事板。主要的表现工具有马克笔、彩色铅笔、色粉笔等。徒手表现和借助简单工具的表现均可在本课程得到训练。
内容摘要: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完成全部专业基础课程及部分专业必修课程之后,就产品设计的全过程进行的全面综合训练。通过设计基础研究,概念形成,设计发展优化,设计说明书及模型制作等阶段的训练,使学生初步具备独立完成完整的产品设计的能力,学会如何综合把握产品的形态,功能,人因分析,结构及加工制造等产品设计所涉及的诸多方面,养成善于通过研究发现问题,并在一定限定条件下解决设计问题的习惯。
简介:该门课程属于专业方向模块。主要阐述了居住区景观的设计特点、景观设计的创意及其方法、景观总体规划设计、景观雕塑设计、水景观设计、绿化环境景观设计、环境设施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创意及其方法。通过该门课程,让学生掌握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及表达方式.重点培养对城市小区空间环境的空间组织、建筑、雕塑等设计元素的设计能力。
内容摘要:本课程属于工业设计专业专业方向课。展示设计是对展示空间与信息传达方式的设计,是商业产品,科技,旅游等行业信息传达与广告展示的至关重要的特殊手段,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创造一个彼此交往的空间。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理解展示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流程,掌握展示设计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现代展示设计的多元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此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摘要:本课程属于工业设计专业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材料特性与加工工艺要求方面的介绍,并通过对工业设计中常用的塑料、金属、玻璃、陶瓷,以及木材、竹、藤、复合材料、纸张等的分类、主要性能与常用制造工艺,并结合大量制品的图片案例,展现出材料的特性、制造工艺与设计结合的完美效果,为学生以后的实际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简介:该门课程属于工业设计专业专业方向课程,主要阐述了VI战略的历史沿革与现状,VI战略的理论依据,CI战略的策划与导入,视觉识别系统(VIS)之一:基本要素,视觉识别系统(VIS)之二:应用要素,企业识别(CI)手册的编制。通过该门课程,培养学生系统解决应用学科的视觉传达的基本形式问题,理论与实践活动、应用设计相结合,训练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内容摘要:本课程属于工业设计专业方向课程,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训练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法,通过对于图形、字体、色彩的单项训练和综合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培养平面设计的综合表现能力。
内容摘要:本课程是在经过产品设计I等前期课程的训练,对专业设计有了一定基础后而进行的高级综合训练,重点是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将会接触和了解设计领域的前沿理论(系统设计,感性工学;设计仿生学,绿色设计等),学会通过对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因素的研究分析,建立适合的设计情境并作出正确的设计判断; 能够从设计的本质要素出发进行富于创新性的思考。
内容摘要:本课程以现有城市现有的公共设施评析为着手点,逐步培养学生建立城市公共系统设计概念和意识。通过让学生了解国外先进的系统设计理念,讲解公共设施设计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一般性公共设施系统设计的能力。
内容摘要:该门课程属于专业方向模块。主要阐述了家具的类型,工艺,结构;家具设计中的必要条件和原则,掌握家具设计的造型形式法则;家具设计的方法与步骤。通过该门课程,学生能够了解家具的发展简史与设计程序,掌握家具的功能,造型,构造、材料、色彩与涂饰及其与空间关系的思考,并运用于具体的设计创作中。
内容摘要:本课程是由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过度环节。是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思维开发和创造性训练而开设的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形态创造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促使学生从原有的二维思维模式转向三维思维模式,学会使用感性的思维和理性的分析来完成创作活动。要求较全面理解、掌握产品造型的元素,并能灵活运用造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内容摘要:本课程为艺术设计表达专业课。本课程的学习是培养学生所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工业设计的技术知识及工艺知识)和行动能力(工业设计应具备动脑和动手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解决功能、形态、色彩、质感、工艺等技术处理与艺术创造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把握空间与体量的评价,宜人性与安全性的评价,有关文化和审美的评价等知识。通过模型准确表达设计意图,成为造型设计中得心应手的三维空间表达工具。
一 公共基础课模块教学计划进程表(不含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
表二 专业基础与执业能力模块教学计划进程表(不含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学生需要完成校级选修课程10学分。学生必选《创业学》1.5学分,两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计2学分,另外6.5学分通过任意选修课程获得。
|